美麗小娟娟的家

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
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
母親的手
一名成績優秀的青年去申請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。
他通過了第一級的面試,董事長做最後的面試,做最後的決定。
董事長從該青年的履歷上發現,該青年成績一貫優秀,從中學到研究生從來沒有間斷過。
董事長:「你在學校裏拿到獎學金嗎?」
青年:「沒有。」
董事長:「是你的父親為您付學費嗎?」
青年:「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去世了,是我的母親給我付的學費。」
董事長:「那你的母親是在那家公司高就?該青年回答,我的母親是給人洗衣服的。」
董事長要求該青年把手伸給他,該青年把一雙潔白的手伸給董事長。
董事長:「你幫你母親洗過衣服嗎?」
青年:「從來沒有,我媽總是要我多讀書,再說,母親洗衣服比我快得多。」
董事長說:「我有個要求,你今天回家,給你母親洗一次雙手,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。」
該青年覺得自己錄取的可能很大,回到家後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,母親受寵若驚地把手伸給孩子。
該青年給母親洗著手,漸漸地,眼淚掉下來了,因為他第一次發現,他母親的雙手都是老繭,有個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。
青年第一次體會到,母親就是每天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洗衣服為他付學費,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今天畢業的代價。
該青年給母親洗完手後,一聲不響地把母親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。
當天晚上,母親和孩子聊了很久很久。
第二天早上,該青年去見董事長。
董事長望著該青年紅腫的眼睛,問到,可以告訴我你昨天回家做了些什麼嗎?
該青年回答說,我給母親洗完手之後,我幫母親把剩下的衣服都洗了。
董事長說,請你告訴我你的感受。
該青年說:
第一,我懂得了感恩,沒有我母親,我不可能有今天。
第二,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,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。
第三,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。
董事長說,我就是要錄取一個會感恩,會體會別人辛苦,不是把金錢當作人生第一目標的人來當經理。你被錄取了。
這位青年後來果真工作努力,深得職工擁護,員工也都努力工作,整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。
假如一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,習慣了被人圍著寵著,什麼都是“我”第一,父母的辛苦都不知道,上班後,以為同事都應該聽他的,當了經理後,不知道員工的辛苦,還要怨天尤人。
這樣的人,會有好的學校成績,會有得意風光的一時,但社會上的這類人,都不能成大事,都不會感覺到幸福,都要跌跟鬥,那父母是愛孩子呢?還是害孩子呢?
你可以讓你的孩子住大房子,吃大餐,學鋼琴,看大屏電視,但你在割草時,也要讓你的孩子在大太陽下拔拔野草,你在吃飯後,也要讓你的孩子洗洗碗,不是你沒有錢雇人,而是你真心愛孩子。
你要讓孩子知道,即使父母掙不少錢,但早早的白髮,和那位洗衣服的母親沒有本質的差別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讓你的孩子學會感恩。
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
從電焊女工到Google台灣總經理
撰文者:林宏達
從履歷表看,北一女到史丹佛,她是菁英中的菁英、社會定義的幸運兒,從張成秀的生平看,這些成果卻是她從命運手中奪下的果實。她是誰?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Google台灣區總經理?
但她的成長過程,卻是另一個極端。她小學時父親去世,開始過著被債主逼債的日子,為了還債,她甚至到電焊工廠當女工籌措學費。當她事業初成,準備到美國矽谷發展時,一場意外的車禍卻把她的母親撞成植物人,讓她只得把家從矽谷再搬回台灣,重新出發。她的成功,其實是挑戰命運的戰利品。
「Google只要最好的人。」一位熟悉Google徵人流程的傳播產業高階主管表示,Google光是發給兩岸三地獵人頭公司,說明新總經理必須符合何種資格的說明文件,就長達數頁。
今年初,Google為了徵三名工程師,收到了一千份履歷表,最後通過四層審查入選的三人,甚至包括國立大學的副教授。要在它旗下工作,難度可想而知。
張成秀今年四十三歲,從小學開始,貧窮、挑戰和意外輪流找上她,卻始終無法阻止她達成目標。
貧窮磨出高成就動機 為考進台大,幾乎不睡覺
貧窮,是她遇到的第一個逆境。她的父親原本是玩具貿易商,還當過第一屆玩具公會理事長,小學一、二年級時,她是擁有各式新奇玩具的小公主。「那時候,家裡的工廠有幾百坪大。」張成秀的大嫂、大好書屋總編輯胡芳芳說。
沒想到石油危機改變了這一切。石油價格暴漲,塑膠玩具成本三級跳,公司營運困難,最後終於宣告破產,張成秀的父親不但因此入獄,幾年之後也抑鬱而終。「我還記得在他葬禮上,我們小孩站在他旁邊,我盯著他的遺體一直看,無法相信我心目中的巨人、安全的靠山,居然就這樣倒下了!」她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,為文回憶父親過世的打擊。
父親過世,一早開門,債主就等在門外。胡芳芳說,張成秀的媽媽為撫養三名小孩,做過清潔工、傭人,曾在台大附近一家餐廳洗碗,洗到手皮都爛了。「母親從早工作到半夜兩點,」張成秀在部落格上的文章中曾回憶,每到半夜,她總是會黏著媽媽,母女倆穿過永和的暗巷,到河邊洗衣。
看過媽媽淚流滿面的臉,她著急自己怎麼幫不上忙,但媽媽一邊洗衣服,會一邊用江蘇鄉音唱歌鼓勵她:「小嘛小兒郎,背著那書包上學堂,不怕太陽曬,也不怕風雨打,只怕老師罵我懶呀,沒有學問,無臉見爹娘!」半夜洗衣的場景,怎麼都忘不掉。
為了生存,她不但小學就開始打工,幫忙還清向雜貨店賒的帳,還做過家庭工廠的塑膠花、耶誕燈泡;為了賺註冊費,她甚至曾到代工廠當過生產線上的焊接裝配女工。
「我那時就腦海中清楚的浮現我要追求的目標:就是考上我聽過最好的學校,北一女及台大外文系!」張成秀曾在部落格貼文回憶,她案頭前貼著台大外文系幾個大字,一想睡覺就打自己或捏自己大腿。「她哥哥說,考大學時,幾乎沒看她睡過覺。」胡芳芳說。
「她很聰明,念書卻很有Discipline(紀律),不會靠小聰明走捷徑。」她在台大外文系的直屬學妹、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秘書郭珊珊說。
靠著訂定計畫和苦讀,張成秀最後拿到張心洽基金會獎學金,到史丹佛念MBA學位。對一名貧家女孩來說,這幾乎是她所能追求的最高學歷頂峰,是什麼動力驅使她一直向前?
讀研究所的那一年,她到矽谷的P&G(寶僑企業)申請實習,主考官問她:「你為什麼要這麼拚命?(What drove you to work so hard?)」張成秀當時楞了一下,接著想起媽媽的臉,竟在主考官面前哭了出來,因為她的努力,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媽媽過好日子。
讓Win 95在台上市一炮而紅常半夜打電話留言給自己
從史丹佛畢業後,張成秀選擇加入台灣微軟,台灣微軟的第一次大規模產品發表——「Windows 95和Office95」的上市發表計畫,張成秀就是跨部門的計畫協調人。當時完全沒人做過大規模的軟體上市行銷計畫,但張成秀還說服老闆,讓Office 95和Windows 95一起上市,整合兩個團隊的資源。現任Autodesk亞洲最大開發中地區行銷總監的陳國桂回憶:「她是個很有創意的人。」
他們曾經想找飛機拖著Windows 95的標誌在台北的天空上飛,也想過在當時最高的新光三越大樓掛上微軟標誌。想到的點子越多,身為計畫協調人,張成秀要解決的困難也越多,每次財務、工程、行銷等各單位遇到問題,張成秀就要分頭跟各單位開會,一人分飾多角。
「我最佩服的,認識她十幾年來,不管遇到什麼問題,從沒看她Burn out(透支)過。」思科市場部資深協理程文燕說,這個計畫從Windows 95上市前一年就開始,「那一年,我們幾乎每天工作十五到十八小時。」即使如此,她每天還是笑臉迎人。
因為要處理的事太多,張成秀甚至養成一個習慣:半夜打電話給自己。要是半夜醒過來,想到明天有重要待辦事項,她就會撥電話到自己在公司的語音信箱留話提醒自己。而她放鬆自己的方式,就是坐計程車上班途中讀《聖經》解壓。
那一年,Windows 95賣得非常好,當時圖形介面的作業系統,還有IBM的OS2和蘋果電腦的麥金塔系統,Windows 95推出第一年就賣出二十五萬套。
根據資策會的統計,那一年視窗作業系統的市占率,從三七%跳升到五一%。張成秀也獲得總部頒發「遠東區Windows 95最佳上市獎」,沒多久,Windows系統的市占率就上升到九成,幾乎完全消滅對手。
二○○○年時,張成秀原本計畫移民美國,因此離開微軟,在矽谷的PDA公司Handspring找到負責國際行銷的工作,沒想到,命運之手再次改變她的人生軌跡。
「二○○三年四月,我婆婆被一輛機車撞傷,成為植物人。」胡芳芳永遠忘不了那一天。聽到消息,張成秀很快辭去工作,把全家都搬了回來,看到的卻是生命垂危的媽媽全身插滿管子。「一開始,醫生都說很危險。」胡芳芳說。
自行研究看護 將植物人媽媽救回來
張成秀開始研究起照顧病人,一點一點的把媽媽從險境救回來,慢慢拔掉胃管、尿管,最後她發現,媽媽無法說話,其實是因為供應氧氣的氣切管壓抑聲帶,她上網在日本找到一種少見的氣切閥,請醫生幫忙安裝。最後原本被判定極重度障礙的植物人媽媽,不但開口叫人,經過三年努力更把所有管子都拔掉。
不過,回到台灣,打亂了張成秀原有的計畫,她在工作上遇到更難纏的挑戰。二○○三年,她進入電信業,接任台灣大哥大預付卡事業處資深處長,上任不到三個月,政府突然宣布要兩張證件才能辦一張預付卡。原本以外勞為主的預付卡市場,「馬上掉了三成到一半,」台灣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說。
「她很快面對問題,提出解決辦法。」台灣大預付卡事業處副理林永豐觀察,張成秀重新定義需求,推出以兒童為主的放心預付卡,「其他業者都跟進推出類似的兒童用預付卡服務。」阮淑祥說。現在台灣大有一半的預付卡來自兒童市場,是最早成功避開法規對預付卡市場衝擊的電信業者。
在台灣大的日子,張成秀蠟燭三頭燒,丈夫在新竹的半導體公司上班,她必須留在台北照顧生病的媽媽,解決女兒的適應問題,還得面對電信公司複雜的技術問題、適應本土企業文化。二○○五年底,張成秀選擇留職停薪半年,專心陪伴女兒。幾個月後,Google的獵人頭公司代表找上了她。
張成秀將帶領台灣Google往何處去?在她正式面對媒體前,答案不會公開。但可以確定,網路廣告市場將是她人生另一個巨大挑戰,對早已習慣在逆境發光的張成秀來說,這個挑戰來得正是時候。
養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 (文╱陳津穗)
在現在這個社會中、我週遭的很多已婚同事都選擇不生小孩,不外乎兩個條件:
1.經濟(因為錢都拿去買房子)
2.教育(教得好怕被欺,教不好氣死自己)
你問我是哪種人?我會告訴你,以上我全符合。
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,最後一次放假,一進家門就說:「買輛車給我吧!下禮拜,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。」
役期近兩年,能安然而退,身為父親,按說該高興才對,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,思前想後,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。記得送他入伍時,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,軍令如山,不得輕忽,他卻不改輕佻地說:「國家靠我去救,一定毀了!」
我殷切期待,他經歷軍隊磨練,可能會較成熟穩健,事實上依然故我,不禁長嘆,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?上班領薪?三萬幹啥,年年考試?父母撫養!
他回家後,丟下行李就想溜,我輕聲問他:「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?」
他成竹在胸答:「K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!」
他可算得精,以考試之名,申請延後入營,足足玩了三個月;現在,他要故技重施,算算,又有幾個月好混了。看我陷入沉思,他倒過來勸慰我:「爸,您不用操心,家裡多我一人,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。」
話說得可美啦,事實不是這麼回事。猶記得,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入座,他探身一瞧,轉身走人:「我吃泡麵。」
我算了算,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,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,聽兒子要泡麵,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。
當兵期間,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,老媽邊洗邊搖頭,我還得不時說「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」的故事來安慰她,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,教人擔心。
在家,日上三竿,老媽去催駕,兒子說:「人家晚睡,幹嘛要早起?」
母親問: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?怎麼一點都不急?」
只聽他灑脫的笑:「急?急什麼?妳去探聽一下,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,有幾個人在上班?就算去上班,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?」母親焦慮再問:「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?」
他顯得不耐的答:「考試那有這麼簡單,有學長考了十年,還在考呢!」
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,先預告,請不必沒見識,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?他翻身睡到自然醒,那管母親的長嘆。
手機不新?被偷最好。機車壞了?扔天橋下!聽他口吻,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、換機車的行為。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,吃住在家,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,卻入不敷出,非要去打工,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,像手機通話費,至少兩三千元,動輒五六千元。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,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;有次在網咖打工,手機被偷,他不但不怪竊賊,還心存感激的說:「真謝謝他偷得好,正想換支新的。」
另一件事是,有天晚上,他搭計程車回家:「爸,幫我付車錢,機車壞了,丟在路邊。」接著,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,否則沒新車、上學免談的戲碼。我與老妻,尋尋覓覓,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,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。老妻一路開罵:「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?」買鞋虛榮?一定名牌,找他優點?事態嚴重!
他的交通違規罰單,更讓郵差送到手軟,違規事由五花八門,例如未戴安全帽、違規停車、闖紅燈.....。有一次,罰單出現「棄車逃逸,逕行舉發」,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,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,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!
至於打工,薪資還沒進帳,要怎麼花已計畫好,只要今天領錢,明天鐵定不見人影,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。
他不是月光族,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!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,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,他的理論:「我不是虛榮,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?」所以,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,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,是理所當然,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,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?
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,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?妻遞給我筆和紙說:「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?來,給你十分鐘,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!」不瞞你說,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,竟然寫不出一個字!
我猛然驚醒:「事態嚴重!」兒啊!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:「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!」快點醒過來吧!
12個寵壞孩子的方法
01.有求必應:打從孩子出生開始,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,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,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。
02.他出口成"髒",你一笑置之: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,你卻只是笑了笑,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,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。
03.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: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,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"自己決定吧!"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,反應會是:"#~%&^...."。
04.從不告訴他你錯了: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,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,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,待某日他牴觸了法律,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,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,是他自己受到迫害。
05.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: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,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,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,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,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。
06.毫不限制他的讀物:小心啊!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,孩子嘴巴吃得乾淨,腦子吃的卻是垃圾。
07.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: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,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。
08.當他的搖錢樹: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,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,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,如此要他們如何能瞭解"錢歹賺",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。
09.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: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,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。
10.永遠站在他這邊: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,但要永遠嗎?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?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,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?永遠站在孩子這邊,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,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。
11.我就是拿他沒辦法: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,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,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,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?他難道不會想:"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"。
12.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:想寵壞你的孩子嗎?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?很簡單,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,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!
如果您是那位孩子、或是那位父母,如何面對未來的困阨?
訂閱:
意見 (Atom)